新闻动态
你的位置:九游密码忘了怎么办 > 新闻动态 > 最小15岁! 研究生、本科生均破1万, 研究生首次超本科生
最小15岁! 研究生、本科生均破1万, 研究生首次超本科生
2025-09-08 15:51    点击次数:145

在山东大学2025级新生中,一组特殊的年龄数据引发关注:15岁的本科新生与21岁的博士新生同在校园开启新征程,19岁的硕士研究生与同龄本科生共同诠释着“人生不设限”的成长哲学。

这一现象背后,是山东大学近年来在办学规模、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深刻变革。从研究生规模首超本科,到“00 后”成为研究生主力,这座百年学府正以崭新的姿态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。

山东大学的综合实力在各类排名中持续攀升。在2025年国内排名中,软科排名位列第22位,校友会排名第16位,武书连排名第14位,展现出在国内综合性大学中的稳固地位。

山东大学的国际影响力也逐步提升,QS世界大学排名第339名,泰晤士高等教育排名位列大陆高校34—50名区间,U.S.News 排名第238名,反映出学校在国际化发展道路上的显著进步。这些排名的背后,是学校在学科建设、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全面积淀。

学科实力是山东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所在。在第二轮“双一流”建设中,学校的中国语言文学、数学、化学、临床医学4个学科入选建设名单,彰显了传统优势与新兴力量的协同发展。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更为亮眼,数学学科获评 A+,与北京大学、复旦大学并驾齐驱。

马克思主义理论、中国语言文学、外国语言文学、控制科学与工程四个专业获评A,应用经济学、外国语言文学、控制科学与工程等13个学科获评A-,形成了层次分明、结构合理的学科生态体系。这种学科优势不仅体现在排名上,更转化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坚实基础,为19岁硕士、21岁博士等年轻学术人才的成长提供了肥沃土壤。

2022至2025年是山东大学办学结构发生历史性转变的关键时期。研究生招生规模从2022年的9550人增长至2025年的10543人,本科招生则保持在10300人左右的稳定规模,2025年研究生人数首次超过本科生,标志着学校向研究型大学转型迈出实质性步伐。

这一变化与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战略高度契合,也反映了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迫切需求。值得注意的是,2025级研究生中“00 后”占比高达 77.82%,“70 后”仅占0.17%,年轻化趋势明显,为学术研究注入了新鲜活力。

在拔尖人才培养方面,山东大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培养体系。泰山学堂作为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,在第十届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斩获金奖,展现了其“书院制”“导师制”培养模式的显著成效。

强基计划采用“3+1+X”本硕博衔接培养模式,为数学、物理、化学等基础学科选拔培养有志于科学研究的青年才俊。这些培养机制为年轻学子的快速成长提供了可能,解释了为何15岁能进入本科、19岁可攻读硕士、21岁能成为博士的现象。通过核心课程强化、科研实践训练和个性化培养方案,学校为拔尖学生搭建了快速成长的通道。

2025年山东大学在各省的录取情况呈现出层次分明的区域特征。在山东省内,普通类一段录取最低分为580分,对应位次42645名,较2024年的613分下降了33分,这种变化与招生政策调整有关。

在浙江省,普通类一段录取最低分为650分,位次11140名,其中泰山学堂数理实验班录取分数线高达667分,位次为4604名。临床医学(齐鲁医学堂创新实验班)达666分,位次为4910名。这反映出优势专业和特色培养项目的强大吸引力。

在江苏、安徽等省份,物理类专业组录取分数线多在630—645分区间,内蒙古部分专业组分数线达645分,广东则在613—629分之间,显示出学校在不同区域的认可度差异。

从15岁的少年大学生到21岁的青年博士,从研究生规模首超本科到学科实力的稳步提升,山东大学的发展轨迹折射出中国高等教育的变革方向。

在保持本科教育质量的基础上,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,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,成为学校应对新时代挑战的战略选择。

随着 “双一流” 建设的深入推进,以及拔尖人才培养体系的不断完善,山东大学正朝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稳步前进,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人才,书写着百年学府在新时代的新篇章。